乡村振兴融媒体平台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三农 > 正文

走访百年“珍珠玉米”传承者刘怀智老人

来源:山西乡旅融媒 编辑:admin 时间:2022-06-18
导读: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在介绍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物质资源时,特别提到了来自山西省翼城县的珍珠玉米这个品种是祖传的,至少有100年历史,只有1户人家种植,这是一个珍贵的地方

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在介绍全国十大优异农作物物质资源时,特别提到了来自山西省翼城县的“珍珠玉米”——“这个品种是祖传的,至少有100年历史,只有1户人家种植,这是一个珍贵的地方品种。专门用作做爆米花,我们经过现场鉴定,爆米花率达到99%以上,粒粒都能爆开,爆粒体积大,花瓣洁白,颜色大小一致,品相优于当前主流品种,极具开发价值。”钱前特别强调说,“这个资源能够保留下来,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6月17日,从翼城县城往东驱车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翼城县中卫乡石佛村,专程拜访了百年“珍珠玉米”传承者刘怀智老人,有幸见到了这个历经上百年的珍贵玉米品种。

刘老今年已经73岁,但是精神矍铄,干起活来依然劲头十足。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塑料袋中拿出几个金黄色的玉米穗,与普通的玉米穗相比,个头明显较小,颗粒也比普通玉米小很多,颗粒的形状也与普通玉米有所不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金灿灿的颗粒十分透亮,看起来象珍珠一样。这种玉米暴出来的花是“蝴蝶🦋”状的。

这种与众不同的玉米,因其个头小,刘老一直称为“小玉米”,被冠为“珍珠玉米”的美名,与山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学峰团队有很深渊源。2019年10月,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李学峰带领的团队承担着包括翼城在内的整个临汾南部五个县的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在走访中发现了这个极为珍贵的品种,根据其自身特征,给予其美名“珍珠玉米”。

由于“珍珠玉米”产量低、没有被市场接受的原因。目前,只有刘怀智一人坚持种植,他每年种植一两分地传承保留。

“种植普通金黄色玉米,每亩产量1500斤,市场价值2000元;而种植珍珠玉米,在种好、管理好的基础上,每亩产量最多能达到200斤,市场估价应在10元以上。你想想, 这么贵,会有人去买吗”?瞪着一双大而有神的双眼,刘老接着又说,“为什么要说种好、管好这句话呢?因为珍珠玉米的种植,周围1500米范围内不能有普通玉米种植,否则有串粉的可能,影响物种的纯洁。所以,选址一定要选在偏僻、落后的山区”。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种植这种玉米,我父亲也一直种植这种玉米,算到我这辈,至少有100年了。现在还没有人愿意去种植,市场也不受欢迎,我真的担心,这一稀有的珍珠玉米,会在我手里失传了。”临别时,刘怀智老人忧心忡忡地说。(任生平 张莹超/图文)

责任编辑:admin
栏目分类
山西乡旅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电话:0351-7568226 地址:太原市杏花岭区坡子街10号 晋ICP备19008512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