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北麻张银生:让老百姓过的更好
干净平坦的街道村巷、排列有序的垃圾桶、设施完善的日间照料中心、长势喜人的三樱椒……走在有“白马城”之称的北麻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神秘和璀璨的白马文化,感受着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发展变化。
北麻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乔李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村3000多口人,也是乔李镇建设温室蔬菜大棚、种植“三樱椒”面积最大,农业调产力度最大的村。
现任支部书记兼主任张银生,从去年11月上任以来,率先对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进行了开展推进,实施了“亮身份、领岗位、评星级”工作,建立了党员街巷长制度,坚持群众工作法,充分激发党员带头和服务群众积极性。为党员统一悬挂了“党员之家”光荣牌,让党员从群众中站出来,自我加压,做好表率。通过积分制管理农村党员,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凸显。
乡村要振兴,乡村经济首先要发展。张银生和两委班子成员一道谋发展、想出路,根据北麻村有种植辣椒的传统,村两委就确定继续围绕辣椒产业发展,完善辣椒产业链,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措施,引导群众走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之路,逐步提高农业单产同时,加大集体管理力度,为老百姓的增产增收做好后盾支持。在做好主导产业的同时,接续发展设施蔬菜、葡萄、桃子等果蔬经济作物,加大力度发展现代农业,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要让老百姓活得舒服,首先对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张银生说,对村里的道路进行了修缮硬化,同时开展了街道环境整治工作,原本只配备20个垃圾筒,但是由于村子较大,人口较多的现实,又多次争取,现在全村有60个垃圾筒,实现了全村全覆盖。
“村里大都是留守的老年人,在垃圾筒的置放上,尽量让老年人少走路,环境才能彻底改善。”张银生说,事无巨细,尤其是事关群众的事,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好,这样群众才会满意。
为此,村里还配备了9名清洁工,负责全村的卫生清洁、垃圾处理,村里根据工作实际,给予相关的劳动报酬。“村里是咱们大家的家,只有把这个打扫干净了,心里才过的舒坦。”村民张天山是村里一名清洁工,由于村子面积较大,目前清洁工人数有限,虽然平时工作累点,但是在他看来,看到村里不再脏和乱,打心里也有成就感。
宜人的环境彻底取代了以往 “垃圾成堆,蚊蝇乱飞”的脏乱景象。村民们三五成群,在巷口、村广场树荫下打牌、纳凉、聊天,俨然成为北麻村内最美的风景。说起如今村里的环境变化,几位老人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更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坚固。5月22日,在村委会举行了毛泽东主席白玉石雕像揭幕仪式,党员干部和村民们集体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全村上下拧成了一股绳,心往一块想,劲儿往一块使。
张银生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等工作中,努力拼搏,砥砺奋进,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美好。
北麻村有“白马城”之称,相传为西汉初年魏豹所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记载“魏刑白马而筑之,故世谓之白马城”。至今北麻村仍流传着大量与“白马城”有关的历史传说故事。村牌楼上还写有“雄阔海除暴安民分子坡,麻叔谋邀功封地白马城”一联。
张银生表示,还将大力发展白马文化,以白马文化为带动,推进各项文化惠民政策,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北麻乡村文化振兴大发展。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要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的作用,通过现代农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推动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村民打通致富路,让百姓生活过得更好。”北麻村党支部书记张银生说。
在张银生和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北麻村蓄势待发,奏响了乡村振兴最强音,这所 “白马古城”定将再展新姿,更加靓丽。(任生平 王辉耀 张莹超/图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